包公廉政文化进校园,地方资源开发谱新篇

时间:2021-12-28 10:46来源:肥东县纪委浏览量:

近年来,肥东县立足包公廉政文化建设,将德育和美育紧密结合来,创造性开发出包公廉政文化课程,首创合肥市黄发科教育名师工作室,让学生从小接受廉政文化和美的熏陶,立德树人。

肥东县纪委监委将包公的公正廉明精神和当下的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推出“包公家宴”菜谱,为婚丧嫁娶中持续攀升的人情消费和越来越高的酒宴规模“降温”“瘦身”,获得中纪委的点赞。


 

开展“包公家宴”进美术课堂活动。在安徽师范大学附属肥东实验学校,开展了一堂蕴含浓浓“肥东味道”的美术课,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运用彩色橡皮泥制作精心“烹饪”“包公家宴”,接受廉政文化教育,把勤俭节约的美德融于塑型、配色等审美创造能力中,润物无声中把包公廉政文化精神的种子埋在孩子们的心中。

全县包公廉政文化进课堂教学研讨会在安徽师范大学肥东附属学校召开,此次研讨会以“包公廉政文化进校园”为主题,全面推广德育、美育结合的包公廉政文化课程。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为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黄发科工作室指导学生举办“光盘行动”剪纸和树叶雕刻活动,被中国德育第一报《德育报》和《安徽日报》报道。

   


2021年1月,新春到来之际,在肥东县纪委监委的指导和要求下,创作“包公家宴”窗花剪纸,统一印制的5000余幅与廉政春联一同在节前派发给了全县各级领导干部。


    2020年9月,组织指导合肥市通用技术学校学生团队参加首届安徽省“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树叶雕刻文创作品“一叶一首诗”获得二等奖。

                            双创大赛获奖啦

2021年12月,黄发科名师工作室将再次送教、送培、送展到包公学校,此次课题是《叠色剪纸——包公脸谱》,通过引导学生欣赏、学习和制作包公脸谱,加深对包公铁面无私、廉政为民的清廉作风和当下廉政文化的现代精神文明的了解认识,做文明小公民。


参加《包公故事》连环画创作研讨会

     

黄发科名师工作室创作的包公故事连环画《国法无亲》《陈州放粮》《珍珠记》《努铡庞国丈》计60幅,由中共肥东县纪委监委、肥东县教育体育局、肥东县司法局、肥东县招标投标市场管理局、肥东县文联等共同发行,并被肥东县普法办推荐为全县少年儿童普法读本。该工作室将对《包公故事》连环画进一步加工完善和拓展,并正式出版。


下一步,该工作室将继续开发包公廉政文化如《漫画包青天》《包公脸谱蛋壳画》《包公故事剪纸》《包公故事树叶雕刻》《包公故事版画》《包公故事皮演戏》《包公故事画像砖》……系列课程。


以宝翠园等学校为依托,做文学、戏剧、绘画等系列综合性校园廉政文化课程探索,创学校“立德树人”特色品牌,并创作相应文旅文创产品。

发动全县美术教师,进一步挖掘包公廉政文化和地方传统文化资源,创编具有肥东自然、人文特色的校本美术教材,担当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责任。


有关活动在“学习强国”平台、《人民日报》《德育报》《安徽日报》《安徽商报》《江淮晨报》》《合肥日报》《合肥晚报》《潇湘晨报》、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报道、光明网、网易、中安在线、安徽教育网、安徽文明网、合肥教育网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


该工作室主创人员黄发科撰写的教学案例《送“包公家宴”,享文明大餐》被发表于全国少儿美术教育重点学术期刊《少儿美术》。


包公廉政文化课程开发引起了肥东县更为广泛的地方文化资源校本课程开发,如红色课程《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走进红色活教材》《景泰蓝制作——渡江战役纪念馆标志》《五星红旗迎风飘扬》《青龙场红色印记》等;地方传统文化课程如送教课《古镇马头墙(长临河)》《窗前春秋(长临河)》《泥工——龙城故事(龙城)》《竹简飘香(八斗岭)》《吴福墓石雕》《石塘驴巴标志设计》《线之美——竹塘挂面》等,在红色文化和传统文化教育中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炙热情感。该工作室领衔人黄发科应中文核心期刊《江西教育》约稿,《一物胜千言,走进红色“活”教材》发表。(供稿:黄发科美术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