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镇:“小岗位”发挥“大作用”,筑牢基层治理“廉防线”

时间:2025-10-21 17:01来源:肥东县纪委浏览量:

在包公镇,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扎根社区、贴近群众,既是社情民意的“收集员”,也是邻里纠纷的“调解员”,更是基层廉洁的“守护者”——他们就是包公镇廉情监督员。

今年以来,包公镇纪委持续深化基层监督体系建设,推动廉情监督员深入一线履职,在化解矛盾纠纷、推动民生实事、强化基层监督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截至近期,全镇各社区廉情监督员共提出意见建议42条,推动解决民生实事53件,其中已解决50件,正在推进3件,切实做到“小事不出社区、矛盾化解在基层”。

近日,板桥社区廉情监督员老黄成功调解了一起因修路引发的邻里纠纷。村民黄其清在未与邻居黄其高沟通的情况下,将共用过道硬化时越界十余公分,引发激烈争执。老黄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联合村干部厘清事实、分清责任,通过耐心沟通和公正调解,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协议:黄其清诚恳道歉,并承诺若未来影响邻居建房将自行拆除越界路面。一场可能激化的矛盾,在监督员的及时介入下“化干戈为玉帛”,重建了邻里信任。

这样的案例在包公镇并非个例。廉情监督员凭借“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成为基层矛盾的“减压阀”和“稳定器”。

除了调解纠纷,廉情监督员在日常巡查中也积极发现并推动解决民生问题。青春社区监督员在走访中发现健身广场杂草丛生、影响环境,立即上报社区,推动迅速开展清理整治;包公社区监督员在巡查中发现“加拿大一枝黄花”蔓延,及时上报并参与组织集中清理,累计清除面积2000多平方米,守护了社区生态环境。

从环境卫生到公共设施,从道路修缮到生态治理,监督员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监督为民、监督惠民”的工作理念。

全镇15个社区45名廉情监督员均积极参与基层治理,累计推动解决民生实事53件,问题解决率达94.3%。通过“积分兑换”机制,激励监督员履职尽责,形成“发现问题—上报反馈—推动解决—跟踪问效”的监督闭环。

包公镇纪委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依托廉情监督员队伍,打通基层监督“最后一公里”。通过定期培训、积分管理、案例复盘等方式,提升监督员履职能力,推动监督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实效化。

“廉情监督员不仅是纪委的‘眼睛’和‘耳朵’,更是群众身边的‘贴心人’和‘暖心人’。”包公镇纪委书记表示,“我们将继续发挥好这支队伍的作用,推动监督下沉、落地、见效,为建设清廉村居、和谐社区提供坚强保障。”(包公镇纪委供稿)